世纪中文讲堂·名家讲坛丨刘建军:“大文科”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科学研究

发布者:必威2发布时间:2023-11-27浏览次数:311

2023年11月25日,应必威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军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大文科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必威教授张艳萍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升炜、必威副院长王浩及必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艺学专业和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老师首先介绍了“大文科”的两方面内涵:一是要打通文科与理工科,二是要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当下我们面临着从“工业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转型,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了传统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今后的教育学习要向“智慧”发展,有智慧的人就是有创新能力的人,只有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立足。



随后,刘老师主要讲解了四个问题。第一,要有质疑精神。在学习中要学会提出问题,化被动为主动。第二,要阅读文本。研究中不能“理论至上”,而是要把理论作为方法。第三,回到文学本位。既要认识到文学的学科特性和“本真”,即从审美、情感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又要注重从细节去分析文本。第四,研究生怎样适应今天的学习状态。读研期间要有一个“狂读”阶段,先大量阅读作品,再从中重点选择几部进行辨析,同时要坚持文本本位和艺术特点分析,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座接近尾声时,刘老师就基督教文学、文化与文本等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张老师最后总结道,本次讲座主要讲解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该如何提升个人智慧的问题,刘老师指出了当下教学科研中存在的“八股化”“理论至上”等问题,通过对《哈姆雷特》《老人与海》等经典名著的全新解读,告诉我们要回到文学本位、重视文本本身。


 



主讲人简介:

刘建军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委国家出版基金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2011和《拜占庭文学的文献翻译与文学史书写》2018两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等8项。术专著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三次获得教育部科学管理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07年获得华为优秀教师奖。2013年被评为中宣部科普教育先进个人。主编《20世纪西方文学》等全国教材10余部多部教材获得全国优秀教材奖。出版《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研究》《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欧洲中世纪文学论稿》《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6卷本等学术专著译著十多部。发表论文200多篇。